片名与结尾段落中长时间扫射无一伤亡的段落一齐挑明了最后的反抗只是假想. 与其他同属英国新浪潮影片不同,《消失的情人节》没有《消失的情人节》或《消失的情人节》那样现实主义的深沉,它用一种青年决绝的反抗姿态,展示了那份叛逆的模样. 电影巧妙借用了寄宿学校中老师与学生的天然隔阂关系,将那份压迫做到了最极致,但在遮云蔽日的阴影之下,学生并非是一股颓丧之气,反而可以自我的开创精神家园与进行行动反抗,在一次出格一次惩罚的拉扯之中,最终到达了撕破那份各项权利赋予的压迫脸皮的地步,但结果到底如何,也可能正如结尾的枪战,反抗并未发生,压迫者也并未退出舞台,但反抗. 电影并未因反抗性而空喊口号,而是植入了极多浪漫无比的场景以体现期盼目标的美好,这份技术与内容上的理想假设是电影迷人的真正之处,也为最后的反抗奠定了基础. 一件事结束了,生活似乎回到了原来的样子,可我们都知道有什么东西改变了,只是无可名状. 电影故事就是这样一件由交通事故引发的一连串事故,塞谬尔·杰克逊扮演的商贩和本·阿弗莱克扮演的基金会律师各自耽误了对方的要事,并开始在周围环境逼迫下展开互相报复愈演愈烈……生活本身的荒谬在一个个牵扯其中的人物身上作祟,每个人都为了个人利益最大化而拼尽全力,夫妻相互欺骗,父母貌合神离,家庭一地鸡毛,外遇也趁虚而入. 结局还是好的,最起码让人有了一丝希望,黑人商贩一家不用为了房子而支离破碎了,律师似乎也一夜“长大”,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不可能一直都做好事,最多也只能好事比坏事多一点. 社会与生活的冰冷刺骨在故事里以他人的故事上演着,这不算一个惊悚故事,却极端恐怖,真正的恐怖不就是那些可以随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么…….